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198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批准而成立的全国性社团

2025 健康未来创新大会暨科促会卫健科工委 “融合创新、健康未来” 论坛盛大召开

admin 2025-06-29 22:41:25 29

2025 年 5 月 25 日,大健康领域迎来一场备受瞩目的年度盛会 —— 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25 健康未来创新大会暨科促会卫健科工委 “融合创新、健康未来” 论坛》,在众多权威机构的协同支持下隆重召开。

本届大会以 “新质生产力领航健康产业新变革 —— 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产业新发展” 为主题,致力于打造集专业性、权威性、前瞻性于一体的高端合作交流平台。大会汇聚大健康产业各领域精英,共同围绕产业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前沿、产业升级路径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成果分享,为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上午的会议环节,众多领导莅临现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景安、全国工商联原专职副主席庄聪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原卫生部副部长曹泽毅、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会长段洣毅、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陈建强、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卫生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曲新萍等领导出席,为大会增添权威性与影响力。

大会内容丰富多样、亮点纷呈。除精心设置的主会议和专题对话环节外,还举办创新成果展、项目对接会及高端合作洽谈等活动,为参会者提供多元化交流合作机会。多元主题论坛更是大会一大特色,涵盖大健康产业院士专家论坛、中医药现代化创新论坛、非药物疗法与慢病防治论坛、银发经济与健康生活方式论坛、数字化医疗与产学研合作论坛以及大健康产业推介发布会等多个领域,为参会者呈现全方位、深层次的行业交流盛宴。

下午 1:30,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卫生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举办的 “融合创新、健康未来” 分论坛准时举行。论坛由科促会卫健科技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臧权主持,他发表 “凝心聚力、融创未来” 主旨发言。发言指出,在科促会的领导支持下、在卫健科工委众多致力于大健康事业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卫健科工委坚决贯彻落实 “健康中国 2030” 战略,积极投身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重构设计工作。卫健科工委秉持 “科技赋能医疗,创新驱动发展” 宗旨,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联合医疗机构、企业及科研单位开展一系列行动,为成员企业提供全方位平台服务。目前,卫健科工委已成功为国内外上百家合作企业提供上千次各类服务,并积极响应《生成式 AI 医疗应用管理暂行办法》政策,牵头多家 AI 龙头企业,为上下游会员企业在相关领域提供标准制定、数据资产规范、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传统医疗与健康管理、健康消费与生活方式、老龄化与智慧养老、科技驱动的创新领域等方面,工委会为政府、医院、医药、医疗器械、科技、科研、金融、高校等各类成员提供包括标准建设、海外交流、数字化转型、人才发展、院士智库、检测检验、园区建设等 15 余项服务,积极推动 “微生态产学研协同工程”“创新护理共同体工程”“中医药传承大模型行动计划”“药食同源健康促进工程”“中医药出海工程” 等几十项大健康产业促进工程的实施。臧权表示,卫健科工委将继续以 “全球科技促进中国卫生健康产业腾飞” 为使命,深化 “产学研用” 一体化协同机制,坚持 “开放、创新、协同、共享” 发展理念,凝聚政、产、学、研、金各方力量,构建 “技术有突破、产业有支撑、标准有引领、生态有活力” 的大健康产业新图景,为 “健康中国” 战略实施和全球卫生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随后,论坛进入会员企业成果分享和金融服务对接交流环节。本次论坛设置 “基因与微生态”“护理创新”“中医药创新”“农业科技” 和 “金融服务” 主题,在各位会员企业代表精彩的经验分享中,与会者深入了解各领域前沿动态与实践经验

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转化应用实验室样本库主任亓爱磊发言中,深入剖析 “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的技术优势及基因检测的重要性”,详细介绍基因技术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关键应用,以及基因检测技术如何为个性化医疗提供有力支持。接着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微生态与生命健康专项基金秘书长、中科华宸长健互联网医院院长、诺赛汇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子系女士以 “AI + 微生态,健康产业赋能” 为题,探讨人工智能与微生态领域的深度融合,展示其在精准医疗、健康管理等场景下的巨大潜力。孙子系还展示 “长健互联网 + 医疗健康” 工程的规划:未来将通过线上平台整合检测数据、远程会诊与健康管理服务,打通 “院内诊疗 + 院外监测” 闭环,提升基层医疗资源可及性。孙子系女士强调,该工程计划在三年内覆盖超过 10000 家医疗及健康服务机构,旨在将尖端生物技术服务推广到社区基层,构建普惠型的健康管理生态网络。现场,还举办了工程的生态企业加盟仪式,彰显微生态项目在健康产业中的蓬勃发展态势。



卫健科工委副主任、护理学专家韩兵就 “未来健康需要护理行业创新发展” 展开论述,强调护理行业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等挑战时创新升级的迫切需求。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护理和照护分会总干事王倩代表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卫生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和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护理和照护分会联合发布 “创新护理共同体倡议书”,旨在推动护理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卫健科工委副秘书长、北京奇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媛媛则带来 “跨越千年的治愈密码:从非洲部落圣药到现代创伤修复的科技新生” 的精彩分享,揭示非洲传统医药智慧与中国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独特魅力,同时展现国际技术交流给国内医疗产品大家庭带来的新模式和新价值。

图片


投资家、敬鲁私董会创始人曲敬鲁聚焦 “新质生产力带来创业投资新机遇”,分析新质生产力如何催生健康产业新的商业模式与投资热点,为资本与产业的对接提供新思路。会上,曲总表示,将对卫健科工委会员企业提供持续的创业孵化、金融服务、上市辅导等全方位支撑。“情暖社区 爱心传递 ——‘暖家工程’公益行动走进社区” 由北京首德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张方坤倾情讲述,展示该公益行动如何将健康关怀送入千家万户,以实际行动搭建社会力量与志愿群体间的爱心桥梁,促进社会正能量传递,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基金会的支持为志愿者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体现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视。下一步,基金会协助和各社区用志愿服务点亮智慧社区,塑造可持续的志愿服务精神,让志愿服务真正惠及社区老人,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助力药食同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的议题由北京九台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田春光阐述,“药食同源新典范,共绘健康中国图” 活动是由北京九台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卫生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的中医药健康促进活动。活动以药食同源创新产品和应用典型案例征集、药食同源健康管理人才培养、社区药食同源主题活动、药食同源主题文化节等形式开展。旨在加快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发挥 “药食同源” 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老年人及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北京灵极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左满介绍以中医药文创产品定制设计来弘扬传统中医的文化魅力,该本草纲目主题文创产品涉及品牌相关元素如 logo、辅助图形、标准色等,产品涵盖办公日用类(公文包、档案袋等)、文化空间类(画框等)、见面礼类(香囊等)及创意开发产品(提神笔等),展示中医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多元路径。李云华以 “温泉康养产业升级” 为题,分享温泉康养产业如何通过科技赋能与模式创新,实现从传统休闲向现代健康养生的转型升级。

图片

农业专家许红民介绍来自日本的植物工厂项目,植物工厂从传统的农业经营看,不属于农业;从工业的定义来看,它也不属于工业,工业的基本特点要有支持生产的工业原料,而植物工厂里的原料只有水、空气、光。农业工厂是不受 “农业” 框架约束的新生产流通线,在植物工厂构建了安心、安全、新鲜的供给体制。青岛众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浦介绍农业领域防治植物病虫害与精准施肥的应用科技研发成果,介绍他们通过不断研发,以无土栽培的植物工厂形式,通过精准施肥、精准光照、智能元素调整等方式,达到中草药植物在产量上、药力上都达到最佳效果,目前,王总也在积极探索用物联网 +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训练,研发出植物养殖单药材养殖模型,极大提升草药品种的产量和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国家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张传军现场为听众科普航天育种知识,以《航天育种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为题进行深入探讨。他介绍,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 (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 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航天育种提供高科技赋能的路径,自带大品牌的天然优势,其通过优化育种,对提高功能性营养因子的强化富集起到了诱变突变的效应,产生了如航天紫玉米、黄酮小麦等高含量功能因子的新品种,对改善大众的营养膳食结构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航天育种技术发展将带动相关基础研究不断深入,促进航天育种学的完善和进步,为全球农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最后,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道地药材分会名誉会长、广东中康福国药集团董事长唐贤敏介绍集团以中医药产业链为核心,致力于推动健康中国战略,业务涵盖医药研发、生产、销售及供应链管理,形成以医院管理、连锁药店、基层医疗、互联网医院、中医健康馆等为主的多元化业务矩阵,搭建行业领先的中医药全场景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唐总在会议上也发出倡议,期待和卫健科工委的会员企业们一起,立足新起点,探索一条传统与现代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协同共进的新路径。期待通过此次交流,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促成更多战略合作,推动道地药材从 “田间” 到 “药房” 的高效衔接,助力中医药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

图片


会议中,来自广州的傅滨科学生命学科带头人傅洪林女士还围绕 “直线力态科学运动,生命回归人与自然” 展开论述,倡导通过科学运动的理念,促进人类身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下午的论坛一直持续到下午5:40,企业家们还意犹未尽,还有很多主题希望进一步讨论,纷纷要求,这样务实的论坛要多开、常开、定期开。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汇聚各方智慧与资源,为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关键力量。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大健康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图片